央行闪电开念“紧箍咒”用意明显
2007-12-10
分享至: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明年货币政策从紧基调后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央行便出台紧缩意味非常明显的政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虽然这一政策年内已经使用10次,但此次调整幅度的扩大更加充分地体现了加强紧缩的意思。业内专家认为,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实现货币政策由稳健向从紧的过渡,为明年的宏观调控拉开序幕。
  为何增加幅度?
  货币政策从紧的基调确定之后,各界对于中央银行出台紧缩政策已经有所预期,但是将存款准备金率一次性上调1个百分点还是有些出乎意料。央行自去年开始一直采取小幅快步的方式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此次突然改变节奏传递出的政策意图值得关注。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此举是央行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从紧货币政策”要求的第一步。从今年三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开始,央行已经删除了“稳健”字眼,表示要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2月5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确定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删除了“适度”字眼。央行本次大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便是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进行贯彻的第一步。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晓称,本次调整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意料之中是因为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必须要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意料之外是因为市场之前一直预期的是央行将调整利率,而且可能是两次,不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他认为央行此举可谓是先声夺人,是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一个落实,发出明年将实行从紧货币政策的信号。
  哈继铭分析说,由于政府财政支出的高峰往往出现在年底,每年年底财政存款的集中支出均导致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带来市场资金充沛局面。今年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全年可能超过5万亿元,因此今年底将有大量的财政存款投放。央行选择此时大幅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1个百分点也是预防流动性反弹。
  还会如何从紧?
  去年以来,央行多次采取事后调控的做法屡遭诟病,分析人士认为中央银行应该提高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和预见性,采取事前调控的方式提高调控效果。央行此次选择在接近年底大幅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时机选择得到了多数专家的称赞。
  专家指出,年初往往是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黄金季节,央行选择在年底大幅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有效收缩银行可贷资金,抑制商业银行的房贷冲动,这对调控信贷增速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不但可以减少银行的可贷资金,同时还有降低货币乘数的作用。不过,央行在面对复杂调控形势的情况下不可能完全依靠经典货币政策工具,传统的政策调控手段依然会占据非常重要位置。
  哈继铭预测,下一阶段央行还将以组合拳的形式,搭配使用市场化的数量型紧缩工具和行政色彩的贷款额度控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还有进一步的上调空间,使用特别国债、央票进行对冲的力度也会比前期有所加大,货币供应增速会有一定的回落。
  今年四季度以来,中央银行加强了窗口指导力度,各家商业银行都放慢了信贷扩张步伐。有消息称,央行已经要求商业银行明年要逐季上报信贷计划,改变往年整年上报的做法。对于信贷投放波动较大的商业银行,央行有可能采取严格的惩罚措施。
  随着中美之间利差逐渐缩小,中国使用利率政策进行调控的空间受到挤压,但在通货膨胀压力不减的形势下,利率政策还是应该发挥补偿购买力的作用。有学者预计,明年全年利率将会提高100个基点左右,即连续加息3到4次。



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