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券商08年投资策略:宏观调控政策取向是关注重点
2008-01-08
分享至:
岁末年初,国内多家券商发布2008年投资策略报告,今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成为各研究所关注的重点。

  宏观调控压力不小

  海通证券2008年投资策略报告指出,今年宏观调控压力不小,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将协调配合。海通证券认为,2008年宏观调控的手段将主要以市场化工具为主,行政手段为辅。下一轮宏观调控中,经济和法律手段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货币与财政政策的配合将日益凸显。未来调控除了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外,财政政策调控也会增多,类似于2007年以来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生产领域的管理,加大对民生领域公共支出的力度等。

  中信证券则认为,2007年,除了以往在调控中唱重头戏的货币信贷、土地等政策外,财政、产业、内外贸、环保等方面的份量大大增加。他们判断,2008年的宏观政策,仍将表现为两个“结合”:一是总量与结构调控相结合;二是政策相对连续与针对性完善相结合。

  具体来看,2008年货币信贷政策仍将呈现从紧趋势,货币信贷紧缩在一、二季度集中出台的可能性较大。

  看好内需等投资主题

  东方证券看好内需和成长的投资主题。高成长型、通货膨胀受益型以及有定价权的资源型公司等非周期性资产将有不错的相对收益率。在内需类行业中,建议超配连锁商业、食品饮料、医药、旅游、航空、高速、地产。建议低配出口导向和周期性行业。此外,银行受2007年多次加息影响,息差进一步扩大,2008年的利润增长确定,但不可忽视非对称加息可能带来的市场情绪波动。

  国泰君安指出,内需将是未来长期的投资主题。消费服务类行业受益于内需,增长平稳,应享受更高的溢价。虽然会有一系列的宏观调控,但2008年投资仍会是高位整理,存在结构性机会和博弈性机会,相关行业波动性很强。而景气持续增长、符合国家政策和受到国家支持的相关行业仍有较大的投资机会。

  人民币加速升值等措施已经较大地损害了出口型行业的盈利,2008年这个趋势并不会减弱,但对那些成本在外、销售在内的进口型企业是利好。此外,人民币升值导致的流动性也将使房地产、金融、酒店、商贸等行业的固定资产继续重估,在住宅开发类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仍然不确定的情况下,更偏好商业地产和商贸百货类行业。

  在通胀环境中,所有企业都面临成本上升,那些有议价能力、毛利率能够持续扩张的行业是最优选择。这些机会主要集中在受国内需求拉动价格的资源品行业和有自主定价能力的消费服务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