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起飞中后期是股市黄金时代本币升值则是股市上升最大动力
2008-04-02 | 中国证券报
分享至:
1. 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其长期趋势取决于国民经济走势。

   股市历来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主要就是因为它具有以下两个重要特点:一是从长期趋势看,股市的走势与国民经济的走势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二是股市走势往往先于国民经济走势而发生变化。当经济经历“萧条-复苏-繁荣-衰退”这样一个周期性变化的同时,股市通常也走完“熊市-复苏-牛市-转势”这样一个轮回。

  
   股市之所以会与经济走势高度一致,原因在于国民经济会从上市公司业绩、居民收入和投资者预期等三个方面影响股市的发展。经济走好,上市公司业绩、居民收入和投资者预期三者都会走好,股市自然就走好;反之亦然。

  
   通常地,经济增长在转势之前,会出现一些常见的预警和反向指标。比如,经济增长达到高峰阶段,市场需求旺盛,物价指数攀升。物价指数上升到一定幅度时,则预示着经济需要调整,衰退将要来临。这种现象一旦出现,经济由于惯性推动作用会继续增长。此时,股市投资者由于预测到了经济发展未来的特性,就会在经济高峰时抛股离场,先是最稳健的投资者动摇对经济持续增长的信心,然后一批批投资者不断跟上,直到股价形成下转之势,经济增长率才开始缓慢下滑,结果便形成了股指波动领先于经济增长的现象。

  
   从各国实践看,股市的国民经济晴雨表作用也有失灵的时候,但总的来说,失灵的概率较小。即使是失灵,通常也能够找到一些对股市影响巨大的特殊原因来解释。

  
   2.经济起飞的中后期是股市开始走出历史性大牛市时期,大股灾则无一例外地来自经济大衰退。

  
   一般地,只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股市都处于持续上涨状态。但是,历史性大牛市通常只诞生于经济起飞的中后期。日本经济起飞阶段是1955-1970年,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国外游资的大量流入以及政府控制房地产价格, 1965年到1973年日本股市出现了第一次大牛市,从1020点涨到5350点,最大涨幅为425%。韩国经济起飞阶段是1962-1991年,股票市场从80年代初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上涨幅度最高达到747%。

  
   与此同时,股市大的调整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来自经济的衰退。以美国道琼斯指数为例,迄今已经有120多年历史。在这漫长岁月中,美国股市经历过四次巨大的调整。第一次发生在1929-1932年,起因是1929年的经济危机;第二次是1937-1942年,当时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第三次是1966-1974年受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美国股市出现了连创新低的调整;第四次是2000-2003年,高科技股泡沫破灭,导致了股市3年走熊。扣除这不到20年的时间,其他100年内股市总体上都保持了上升的态势,其间虽然遭遇过1987年10月19日的“黑色星期一”和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股市在短期内跌幅超过了30%,但在很短的时期内股市又重新走上了上升的轨道。其他国家的历史同样也说明了这一点,日本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股市调整为1991-2004年,日经225指数由1989年底将近40000点一路下跌到2004年最低将近7600点,跌幅高达80%,此时日本经济正好处于“失去的十年”。而在韩国的历史上,股市大调整则源于亚洲金融危机。

  
   3. 本币升值是推动各国股市上涨的最大动力。

  
   从各国历史看,经济起飞前期是股市行情酝酿期,起飞中后期是股市大行情的启动和发展期,而股市暴涨则往往在再稍后出现的本币升值的推动下而产生的。通常,在本币升值持续一段时期之后,社会各界对升值的预期就被强化,境内资金或投机资本就会大量购买以本币计价的金融资产,其中一个主要流向就是股市。与此同时,国外游资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进入境内,投资或投机资本市场,进一步推高股票价格。本币升值和资产价格的上涨,又会提高资本流入的获利程度,又继续促使资本加速流入。如此一来,货币升值与股市上升在较大程度上就会形成自我强化的一个循环。

  
   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货币升值与股指变动之间的实证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在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是韩国和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在本币的升值周期内,股市都是大幅上涨的。1995年,美国财长鲁宾提出“强势美元”的口号之后,美元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从1995年的85.03上升至2000年的103.13,平均每年升值3.9%。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则从3844点上升到10787点,平均每年上涨22.9%。1985年,因高额经常项目顺差及“广场协议”,日元相对美元出现大幅升值,从1985年初到1989年中,日经225种股价平均指数则从12322点上涨到38915点,上涨了215.8%。韩国的经济起飞开始于1962年,但股市的快速上涨却是始于1986年,因为在这一年,韩国外贸终于出现盈余,货币开始进入升值阶段。这一轮牛市持续了3年多,直到奥运会已经开完的1989年3月,股指涨幅达5.25倍。

  
   4. 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起飞与人民币升值的叠加阶段,决定了股市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从1978年算起,中国经济已经快速增长了30年,从发展趋势看,未来依然能够保持20年左右的较快增长。其中的一个主要依据是,国内经济国际化、消费结构高级化、民营经济扩大化、城市化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等五大动力,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推动中国经济往前发展。以城市化为例,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至少滞后十几个百分点,假设未来我国城市化每年平均提高1个百分点,光是完成“补课”任务就需要10多年的时间。粗略地算,我国城市化每提高1个百分点,至少带来GDP增长1个多百分点。换句话说,仅是城市化就能够在未来10多年持续地为中国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推动作用。这几大动力共同推动中国经济进入了二次重化工业化阶段,并可能直到基本完成工业化的历史任务而逝,带来的必然是一次持续时间超长的景气上升期。

  
   从时间长度推算,当前我国正好处于经济起飞的中后期,与日本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相类似,甚至一些重要事件也比较巧合,比如1964年东京奥运会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1970年大阪世博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人民币汇率方面,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05〕第16号文宣布:即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由此进入了一个逐渐升值的轨道。在未来较长时期内,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同时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决定了外贸“双顺差”格局难以改变,人民币升值将是一个长期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对股市的促进作用必然将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