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
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于6月29日上午10时在西安举行新闻发布会,陕西省公安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白少康在会上通报说,周正龙系用老虎画拍摄假虎照,目的是为了骗取钱财。其行为已经涉嫌诈骗罪,目前周正龙已被公安机关以涉嫌诈骗罪提请检察机关批捕。
“周老虎”落网
逮了周正龙 有三重意义
◆莫言锋
“周老虎”事件,在闹了沸沸扬扬的8个多月以后,终于以谎言的被彻底戳穿和说谎者的即将锒铛入狱而告终。
面对这样的结局,也许有人会说,一个如此拙劣的谎言,居然能让数以亿计的国人花8个多月时间来争论,这本身已是一个国际大笑话,丑既然已经出了这么久,再怎么弥补效果也不会太大。也许还有人会说,周正龙被捕,充其量只是开始,因为仅凭一个“周老虎”,这件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发展成为一个令国人纠缠不清的公共事件。因此,只有在彻查出“周老虎”背后的“官老虎”,这一出“大戏”才能算是真正的圆满落幕。然而,笔者则认为,批捕“周老虎”,虽有点姗姗来迟,但就这个结局本身而言,是意义非凡的,应该足以令国人暂时长舒一口气了。
首先,批捕“周老虎”是民意的一个重大胜利。我们回顾一下“周老虎”事件的历程会发现:“周老虎”事件之所以能够峰回路转,渐渐由扑朔迷离变得越来越清晰,这完全是强大民意推动的结果。众所周知,周正龙之所以能做假,其背后是有一个隐性的利益链在支撑着,而与这个隐性的利益链密切相关的,则是无处不在的地方保护意识和公权魅影。每当“周老虎”遭到公众质疑时,便有公权部门出来力挺,同样,每当有公权部门出面力挺“周老虎”时,公众质疑的声音则变得越来越强烈。由此可见,“周老虎”事件的演变过程,完全是一个民意与某些当事“官意”博弈的过程。现在,民意笑到了最后。
其次,批捕“周老虎”是公权的一次自我救赎。一个本来可以很轻易识破的谎言,之所以闹得如此复杂,不仅花费了大量宝贵的公共资源,而且占用了社会舆论的有限空间,关键就在于某些公权部门和公职人员在其中不断地发挥着负面作用。本来,“周老虎”事件的演变,早已令公众对相关公权部门和公职人员产生质疑。如今,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真相终于得以水落石出,这无疑是公权对于自身形象的一次自我救赎。
最后,批捕“周老虎”是司法的一次及时补位。其实,早在2007年11月,就有学者提出要对“周老虎”事件进行司法调查,但是,当时对“周老虎”事件的调查始终都只是停留在相关行政部门内部这一层面,迟迟进入不了司法程序。到了2008年2月,假华南虎照的鉴定由于缺乏权威公正的鉴定机构来接手,再一次陷入停滞。这时,又有学者发表文章,尖锐地指出:“华南虎事件”中既有行政责任,也有法律责任;既有民事侵权,也有刑事犯罪,必须尽快进入问责程序才行。由此可见,“周老虎”事件之所以进展缓慢,与司法部门介入的进度过慢,司法问责长时间缺位有关。现在,司法部门终于联合出手,公开向社会发布了相关的处理结果,这无疑是司法的一次及时补位。
“股老虎”谁打
经济领域有很多“老虎”要打
◆李迎春(每经评论员)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想必在过去的8个多月,“周老虎”事件中心里有鬼的人,日子并不好过。
骗局被揭穿对他们来说,也许是种解脱。从目前的报道看,质疑并没有结束,青年法律工作者郝劲松对陕西省政府新闻发布会的结论不满意,并提出“如此高超的照片造假不可能周正龙一人包办,背后还有合谋团伙”。质疑还将继续,真相终将大白,还要掩盖真相的人将加倍付出代价。
人无信不立,信用破产是最可怕的破产。请珍惜你的信用,否则你将成为“周老虎”,输得一干二净。这是“周老虎”事件给我们的第一个启示。
“周老虎”事件,简单讲是这么回事:周正龙撒谎,一群官员力挺;群众发现破绽,提出质疑;媒体连续追踪,穷追不舍;官方给出结论,追究责任。这里面有三个关键词,一个是制造谎言,一个是揭穿谎言,一个是问责谎言。
“周老虎”事件给我们的第二个启示是,在现实的游戏规则中,制造谎言很容易,揭穿谎言和问责谎言却万分困难。因为关系到某些人的名利得失。
“周老虎”事件给我们的第三个启示是,揭穿和问责谎言最大的困难不是不能,是不愿。正由于此,原本很多“周老虎”经过努力是可以被打回原形的,但因为不愿,他们大行其道,有恃无恐。
于是,一大批原本应该被处理却没有被处理的“周老虎”活跃在人们的身边,这种现象在经济领域尤其突出。各种各样的假货,以各种各样的名义骗人,比如“毒奶粉”等,就是商业中的“周老虎”。
再比如,各种各样的企业丑闻,“血汗工厂”、造假事件,这是公司中的“周老虎”。
再比如,一些极度活跃的股评人士,背后怀揣着私利,唱空、唱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结果走势和他们斩钉截铁的预测大相径庭,事后一点都不脸红,不仅不道歉,还找各种借口。这是股评界的“周老虎”。
再比如,一些资本“黑手”腾挪躲闪掩人耳目,放出各种假相,欺骗投资者和股民。这是资本领域的“周老虎”。
这些人和企业中,有些被打成了“死老虎”,有些被媒体曝光了,被人举报了,却没有最后的查处结果。真相的公布被有意无意地拖延,以至不了了之。严格来讲,他们很多都是“周老虎”。
“周老虎”事件给我们的第四个启示是,打老虎的人不能和老虎搞在一起。否则,打虎人也将变成“周老虎”。那时候,人们将面临一个诚信缺失,却无力拯救的危险局面。
打 “周老虎”实质上就是打假。对经济领域来讲,“周老虎”事件是个警钟,它告诉企业,千万别在诚信上玩花样。它也提醒监管部门,要公平有力地执法,要和利益保持距离,否则会迷惑你的双眼,让你失去判断,丧失信用。
“房老虎”要来
拿房价打赌 别赌成“周老虎”
◆禾刀
近一年来,一场有关深圳房价会否下降的打赌,引起了各界的关注。主角是北大教授徐滇庆和财经评论人牛刀,徐滇庆主张深圳房价不跌,声称如果他输了就登整版文章“道歉”。临近最后期限7月11日,徐滇庆表示,深圳房价每一个月都在涨,“我不用道歉”。
一年前,徐滇庆是如此的斩钉截铁:“我们不妨再豪放一点——如果明年(2008年7月11日)深圳的房价比现在(2007年7月11日)低一分钱,我一定在媒体上用整版篇幅向深圳市民道歉”。一年后,深圳房价下跌不但成为社会普遍共识,有关方面更是拿出了权威数据。可面对“铁的事实”,当初坦言“再豪放一点”的徐教授,不知何来的底气竟坚称“不用道歉”。
说到打赌,想起了这么两件与“打赌”有关的趣事。2002年11月22日,美国上百万电视观众看到了这样一幕:前NBA球星查尔斯·巴克利兑现了自己的“诺言”,面对电视直播镜头,亲了一头驴的屁股。此前,作为嘉宾的巴克利说,如果姚明在本赛季任何一场比赛中得分超过19分,他就当着电视观众的面亲吻主持人肯尼·史密斯的屁股。结果,姚明在对湖人队的比赛中拿下20分。另一则是,今年6月11日,中国著名国际问题专家、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阎学通在 《环球时报》发表文章,就2000年来“一直预测台海发生军事冲突不会晚于2008年”一事,公开向读者道歉。
巴克利亲驴屁股虽极不愿意也备感丢脸,但最终还是兑现了诺言,由此见证了美国人较真和“讲信用”的一面。而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阎学通,并未跟任何人设过赌局,只是因为台海关系的事实,打破了他此前的结论。道歉虽然不改他判断错误的本质,但折射其治学的严谨与求真的学风。
同样作为一名学者,徐教授的见解并非毫无道理。其实不单单是他,近两年来,国内许多经济学者对热钱的迅速涌入表现出极大担忧,由此出现了一批“唱红”房价的经济学者。但眼前的现实是,深圳房价的的确确出乎这些经济学者包括徐滇庆教授的意外。从治学角度来看,深圳房价下跌事实证实了徐教授判断错误,但这也并不可耻,学术研究本来就有失误。从另一角度讲,也许正是这些对热钱影响的过度担心,才促使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及时稳定了房价。
强调徐滇庆教授的道歉承诺,并不是非要跟他过不去不可,而是作为一个敏行慎言的学者,对于自己的言论,应该有承担后果的勇气。否则,又凭什么去博得公众的信任呢?学者本来就得讲究点骨气,这好比刚刚被打得现了原形的“周老虎”,如果当初那些鉴定的学者真正本着学术原则,又怎会成为“帮凶”而给网民留下笑柄?但愿徐滇庆教授别步“周老虎”后尘,要知道,公众现在对“打虎”既有心得也有勇气和耐心。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