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
证监会宣布,中登公司网站每月上旬定期公布“大小非”减持情况,但这其实并非新闻
证监会希望通过“宣布”进一步提高“大小非”减持的透明度来提振股市。
7月21日盘中,市场一度风传监管部门要出台限制“大小非”减持的措施。当日股市持续了上周五的涨势,大涨2.99%,收于2861点。
当日下午收盘后,证监会股改办主任谢庚出席对部分媒体的吹风会,宣布自即日起,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网站将在每月上旬定期公布“大小非”减持情况。
证监会高调推出该项政策,“吹风”意味更浓。事实上,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登公司)6月份统计月报就已开始将大小非减持情况的统计纳入其中。
“大小非”是股改限售解禁股的俗称。其中,股改限售解禁股占公司总股本5%以上的为“大非”,占公司总股本5%以下的为“小非”。
证监会同时披露,截至2008年6月底,由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限售股份已解禁18%,其中累计减持250.07亿股,占解禁股份的29.67%。
当月数据显示,沪深两市累计产生的股改限售股份数量为4572.44亿股,其中累计解禁数量为842.96亿股,约占总量的18.43%,累计减持数量为250.07亿股,占总量的29.67%。6月份解禁数量为29.61亿股,减持量为4.51亿股,减持量占解禁量的15.23%。
“大小非”的持续减持一直被视为股改之后对市场形成压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自去年10月以来,A股从6214.04点最低跌至2566.53点,在此过程中,高额印花税和逐渐进入减持兑现期的“大小非”,成为中小投资者最为敏感的两根神经。
沪综指在今年4月首次跌破3000点之后,相关监管层先后出台限制‘大小非’减持和将印花税税率降至1‰的措施,要求减持一个月内连续减持超过公司总股本1%以上的解禁股股东,要在大宗交易系统进行,3000点也就此被市场解读为政策“铁底”。
此举因有违股改承诺而引来争议,救市效果也相当有限。A股在迎来短暂升势之后,再次进入颓靡期,所谓3000点的政策铁底很快溃不成军。因此,一些市场人士一直在鼓吹要继续对“大小非”减持进行“有效的”限制。
来源:《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