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期间维稳行情值得期盼
2008-08-11
分享至:

随着8月8日晚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成功举行,璀璨的烟花下古老却一直生存下来的汉字拨动心弦。两日的赛事进展顺利,不同肤色、不同文化的人们在各种项目上追求更高更强的目标,增添了我们的生活乐趣。投资者们希望,像具有5000年历史的汉字一样,在历经演变的股市中最终生存并发展起来,取得长期的收益。
    重大事件必将反映在股市上,但这种反映不能只观察一天两天的现象。上周五奥运会开幕前股市经历暴跌,上证指数大跌4.47%逼近2600点,深成指更是创下新低,严重打击投资者信心,令市场迷茫的气息更加浓厚。奥运概念及地产、银行等大板块成为资金流出的重灾区,一些股民的担心:奥运会前没行情,奥运会开始后不就更难了吗?分析人士看法有所不同,认为这是股市长期健康发展的一个转机,能否“维稳”行情关键是看市场各方能否为此作出努力。
    市场目前依然内生出向下调整的动力,而指数仍被维稳政策暂时托举,但是近1个月来政策效应边际递减越发明显,市场已经形成再度下探的态势。第一创业于海涛说,目前市场呈现一种短期无预期走势的状态,热点轮动数遍后逐渐匮乏,关键就是对奥运后的政策真空所带来的恐惧心理。即使管理层奥运期间出台政策,如果政策只是短期政策,也将出现脉冲式的短期行为,奥运后的政策无预期也将促使再现利好逢高出货模式。所以,关键是看能否有持续至奥运会之后依然存在的明确预期。
    相比之前其他时期,股市显然处于更有利的气候下:质优价低的个股涌现、呵护股市的政策氛围依然未变,而宏观调控“一保一控”是偏利好的微妙变化,央行对货币政策也进入一个持续观察的静默期,在CPI未出现反弹情况下,货币政策不会出现更进一步的紧缩。
    中投证券曹雪锋认为,虽大小非解禁、经济减速将对持续做多热情形成一定压制,随着奥运的召开,维稳压力逐渐增大,在国际油价回落、通胀趋稳、宏观政策转暖、业绩预期较好的背景下,管理层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意愿的实现仍有一定基础。
    分析人士说,对股市而言,奥运前、奥运中、奥运后三个阶段,维稳基调贯穿其中,如今奥运前的维稳已经结束,奥运中的维稳依然持续,结合当下的各方因素,使股市持续大跌缺乏基础。
    奥运维稳,投资者最关心两大问题:一是维稳有没有实质性的举措?二是奥运之后还维不维稳?
    宏源证券唐永刚说,第一个问题,在一个逐利的资本市场中,仅靠舆论不可能稳定市场,而从投资者的反应看,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全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讲话中提出的四条措施引人关注,即:合理平衡市场供求关系,有序调节融资节奏,以适当方式定期公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数据,鼓励和引导长期资金入市,逐步完善股票市场的内在稳定机制。
    唐永刚说,“合理平衡市场供求关系,有序调节融资节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兑现,连续三个月都没有大盘股发行,8月份即将发行的南车股份融资量也是相对较小的一个。“以适当方式定期公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数据”,也已经兑现,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将定期在网站上公布限售股解禁及减持数据。唐永刚同时分析说,从上轮熊市看,减少融资甚至暂停融资并不能真正阻止股市下跌,信息的公开、及时是一个健康发展的市场必须做的,因此,以上这两条属于短期维稳措施。投资者更关注的还是后两条“鼓励和引导长期资金入市,逐步完善股票市场的内在稳定机制”能否尽快落实。如果A股市场没有对冲交易机制,没有真正的长线机构投资者,那么A股市场就难以摆脱暴涨暴跌的格局,就难以实现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显然,管理层的政策牌并没打完,接下来的维稳仍有大牌可出,使市场可以形成良好的预期。
    再看投资者关心的第二个问题,如果只是因为奥运维稳,那么奥运之后,维稳的政治诉求降低后,市场必跌,投资者一旦形成这样的预期,因奥运维稳而进入市场的投资者其实随时都准备卖出股票,那么奥运维稳的目的也同样达不到。分析人士说,只有让投资者形成奥运之后市场同样会稳定的预期,维稳行情才不至于大起大落,而包括管理层在内的各方显然对此有空间、有措施可以操作,以稳定市场预期。

 

 

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