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2008-08-28
分享至: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昨天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作了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他表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形势是好的,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并强调,下半年将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强化跨境资本流动监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当前经济形势总体良好主要体现在: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积极成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迈出新步伐;震后恢复重建工作稳步推进。

    朱之鑫表示,在看到好形势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国际环境更趋严峻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对我国的不利影响还会继续显现。国内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也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物价上涨压力较大,下一步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仍然较多,抑制物价上涨的任务十分艰巨;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依然较多;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

    就下半年工作重点,他表示,下半年将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优化结构的前提下保持合理投资规模,严格控制“两高”行业新上扩能项目,加大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建设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同时,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促进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稳定和完善外贸政策,优化进出口结构,促进对外贸易平稳增长。加强煤电油气运调节,强化和完善需求侧管理,努力增加电煤、成品油生产供应,确保重点需要。

    朱之鑫还强调,下半年将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强化跨境资本流动监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加大财政对农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中小企业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等的信贷支持,严格控制对“两高”项目的贷款。

    此外,他还表示,下半年将着力抑制价格过快上涨。积极增加粮油肉菜等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做好产运销衔接和进出口调控,加强流通体系建设,确保市场稳定供应。抓好对重点产品价格变化的预测预警工作,提高价格调控的预见性、有效性。

    改革:重点领域改革迈出新步伐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国务院机构改革进展顺利,46个部门的“三定”规定已发布实施。对议事协调机构进行了调整规范。政务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明显提高。地方和部门规章清理工作基本结束,有1898部各级政府制定的规章被废止和宣布失效;发布了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规定在市县两级政府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

    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国有独资企业建立和完善董事会试点工作继续深化。电信业通过合并调整,形成了3家具有全业务经营能力的市场竞争主体,航空工业体制改革启动实施;铁路投资趋向多元化,组建了沪宁城际、蒙冀铁路等8家铁路合资公司。

    财税、金融、价格改革继续深化。新的企业所得税法、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开始实施,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清理整合力度加大。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银行改革稳步推进。外汇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适时、周密地调整了成品油和电力价格,提高了企业生产积极性,对保障国内能源供应发挥了积极作用。

    挑战: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挑战

    当前国际环境更趋严峻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对我国的不利影响还会继续显现。国内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也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物价上涨压力较大。前7个月,居民消费价格上涨7.7%,其中7月份上涨6.3%。下一步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仍然较多。国际初级产品价格仍居高位,国内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的上升都将增加企业的成本,加上初级产品需求较旺,抑制物价上涨的任务十分艰巨。

(    二)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依然较多。种粮比较效益低的问题仍比较突出,特别是农资价格上涨较快,前7个月涨幅达到21.3%,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

    (三)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尽管近两年在节能减排方面已取得积极进展,但经济发展方式总体上仍比较粗放,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工业结构重型化的特征仍很明显,淘汰落后产能的难度很大,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机制还不完善,一些方面监督管理不到位。

    (四)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由于国际市场需求减弱,成本上升,部分中小企业,尤其是以出口为主的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加大。近期国家已经在财政和信贷支持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扶持政策,有关地方也加强了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但政策效应显现和企业通过自我调整改善经营状况,还需要一个过程。

 

 

 

 

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