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跌得多反而申购热
2008-09-04 | 聚焦万家
分享至:

指数型基金的跌幅超过股票型基金近10个百分点。然而,与大骂股票型基金相反,近期投资者申购指数型基金的热情高涨

今年以来,偏股型基金单位净值的深度下挫一度受到了来自各方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跌幅明显靠前的指数型基金却置身事外,得到了渠道和投资者前所未有的谅解。对于这一现象,某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意味着,经过5年多的积累,指数基金工具化的特征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培养出了一批非常成熟的、专业化的投资者群体。

银河证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2日,股票型基金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为-44.13%,而指数型基金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达-53.51%。指数型基金的跌幅超过股票型基金近10个百分点。

然而,与大骂股票型基金相反,近期投资者申购指数型基金的热情高涨。

建行一位渠道客户经理告诉记者,“这主要是由于投资者认为指数型基金是抢反弹的最佳工具。”此外,低位建仓长期持有、低位补仓摊低成本、定期定投也是投资者争相购买的主要动力。

据了解,自2003年国内首只标准指数化基金万家上证180基金发行以来,指数型基金在国内的发展一度非常缓慢,直到2005年以后,A股市场的一波大牛市才使指数基金出现了一波较大的发展,但数量仍然非常有限。

尽管指数型基金发展的时间短、数量少,但却以低廉的交易成本、被动复制的投资策略、简单易理解的投资方式等诸多带有工具化特征的优势迅速积累了众多忠实的投资者。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对于投资者而言,指数型基金还有以下两个鲜明的工具化特征,一个是作为进行定期定额投资的工具,另一个是作为波段操作的工具。

该人士表示,从长远来看,随着市场波动幅度的加大,投资者对于风险厌恶的情绪会加深,人们会更愿意去配置一些易于理解的、特点鲜明的、收益常态化的投资理财工具。

 

 

 

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