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
一剂剂拯救经济的“药方”到底收到了何种成效?各种疑问将在今天揭晓谜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今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将在会上介绍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对于上半年的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市场普遍认为,在一连串的经济刺激措施下,二季度经济增速将较一季度有较大回升。同时,伴随着经济回暖,资产价格飙升和通胀风险等问题,亦开始引起市场警惕。
二季度GDP回升
就在全球主要几个市场经受经济衰退的时候,中国经济已经悄然迎来了经济复苏迹象,而这种趋势在二季度初步得到确认。
“从目前已经公布的一些数据来看,我们认为二季度经济增长将在7.2%到7.5%之间,上半年GDP的整体增长可能在6.8%到6.9%之间。”海通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陈露告诉CBN记者。
陈露的判断基本代表了市场的预期,在目前众多预测中,乐观者高达7.8%,而即使是最悲观者预测二季度经济增速亦达到6.8%。相比于一季度6.1%的经济增长,二季度的数据显然给中国经济复苏以支撑。
就经济复苏的动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部长余斌在接受CBN记者采访时指出,4万亿投资产生的巨大国内需求弥补了外需下滑是经济回升最核心的因素,此外颇受关注的民间投资回升也好于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形势良好,但当局者仍颇为谨慎。在7日和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连续两次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温总理指出,经济发展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他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投资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
“总结上半年经济增长,最突出的两个特点就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信贷超常规的高增长以及政府主导下的固定资产投资高增长。”陈露告诉记者,她还表示,从历史经验中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的高增长主要源于贷款高增长的支持。
目前看来,在出口形势依旧严峻的情况下,投资和消费成为拉动上半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环比有所收窄,但6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仍仅实现1825.7亿美元,同比下降17.7%。
中信建投宏观经济分析师夏敏仁表示,5月份消费和投资都在比较高的位置上,预计6月份投资和消费将再次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撑。而据陈露预测,6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望达到33.8%,高于5月份的32.9%。
就下半年投资形势,陈露认为,在既定政策下,下半年投资将继续保持高增长。他同时指出:“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被激起,预计下半年地方政府投资将会成为政府投资主导。”
“从今年4月份以来,特别是5月份,地方政府投资的项目开始启动,已经超过中央的投资。”陈露说,以5月份数据为例,中央项目投资4734亿元,同比增长28%;地方项目投资48786亿元,增速则达到33.4%。
宽松的货币政策或微调
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赖以保持一枝独秀的重要因素——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下半年很可能将作出改变。事实上,央行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开始有所动作,7月8日,央行重新启动了停滞8个月的一年期央票发行。
夏敏仁表示,上半年信贷高增长所带来的通货膨胀预期以及资产价格泡沫等问题,可能会在明年渐渐显现出来。同时,美元贬值的预期,也可能会推高国际初级产品的价格,这将导致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再次抬头。
据此,夏敏仁判断:“下半年央行可能会对货币政策进行微调。”但他也强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基调不会改变,毕竟目前经济回升基础还不够稳固。
余斌也认为,对于未来政策走向,最重要的是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和可持续性,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基调不能变。他同时强调,下半年应该加大改革力度,包括对垄断行业的改革、财政体制的改革、政府职能的改革等。因为加大改革可以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在温家宝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温家宝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并根据形势变化,丰富和完善政策,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问题,进一步增强宏观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同时,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与活力。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