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
周四,沪深基指早盘震荡下跌,午后小幅拉升后继续走低。传统封基仅1只基金微涨。截至收盘,沪基指报4004.98点,下跌15.11点,跌幅0.38%;深基指报4976.72点,下跌26.36点,跌幅0.53%。两市基金合计成交19.2亿元。
封闭式基金方面,65只基金中16只上涨,7只收平,42只下跌。其中,涨幅榜上涨势最好的合润B也仅仅只上涨了1.76%,双禧A上涨1.57%位居第二,申万收益上涨1.40%排名第三;跌幅榜上,跌幅最大的建信进取下跌5.52%,添利B下跌2.92%,银华锐进下跌1.79%。
ETF基金方面,35只ETF基金中,7只上涨,1只收平,27只下跌。其中,深TMT上涨0.79%涨幅最大,深成长上涨0.61%排名第二,深红利上涨0.37%,深成ETF上涨0.19%;跌幅最大的深F200下跌2.89%,,中小ETF下跌1.05%,民营ETF下跌0.66%,商品ETF下跌0.03%,跌幅最小。
LOF场内交易方面,72只交易的基金中29只上涨,7只收平,36只下跌。长信100爆发性上涨9.26%牢牢稳坐头把交椅,海富100上涨3.22%位居第二,万家公用上涨2.99%位居第三;富国500跌幅最大下跌4.43%,中欧小盘下跌2.45%,鹏华创新下跌2.04%,博时主题下跌幅度最小仅下跌了0.06%。 成都商报记者 周婷婷
10月中旬市场反弹以来,传媒、环保等热点主题此起彼伏。但市场上主题基金的业绩却呈现明显分化。10月以来截至11月15日,主题投资风格基金的业绩首尾相差拉大到近10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表示,主题基金往往具有高行业集中度的特征,对投资操作“踩对点”的要求更高,是造成该类型基金业绩分化明显的主要原因。
经济转型点燃主题投资
据天相数据统计,截至11月15日,市场上已有的主题基金数量约为40只,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投资于概念主题的投资基金,如集中于消费、能源、环保等概念板块的基金;二是不限定单一主题,而是采取主题投资风格的基金;三是以量化投资为主题的量化基金。
10月中旬以来,不同类型主题基金间业绩出现分化,部分“踩对点”的主题基金业绩较好。如工银瑞信消费服务自10月以来至11月15日,实现了8.72%的净值增长率,同期华宝新兴产业净值增长12%,其三季度末主要持有的行业均与近期热点相关,如信息技术、社会服务、医药、电子等。宝盈资源在资源主题基金中涨幅居前,同期净值增长了10.87%。
但也有一些主题基金似乎并未踩准点。受累于水泥股,某行业主题基金自10月以来业绩涨幅仅1.1%。该基金三季报显示,其所持有的十大重仓股中,4只为水泥行业股票,持仓占比达23.15%。
业内人士指出,主题基金对于市场的敏感性较高、热点反应更快,可能为投资者在一段时期提供突出的业绩表现。若该基金所切入的主题恰逢良机,则其获取超额收益的概率也较大。但是,若该基金所选择的主题踩错了点,也面临着跑输大盘的可能。
考验甄别能力
10月以来,同一类型中的主题基金的业绩表现也出现明显分化。据天相数据,主题投资风格的基金中,除金鹰主题基金10月以来截至11月15日,净值增长率近10%,业绩较差的主题基金仅为2.35%。其他不设定单一主题的主题基金收益率处于4%~7%的区间。概念主题基金中,以资源主题基金为例,其业绩表现差异化明显,宝盈资源的净值增长率达到10.87%,另一只资源主题基金仅为1.41%。
对此,基金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在宏观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中,不同行业的业绩会出现明显分化,存在行业轮动效应。主题基金往往具有高行业集中度运作的特征,相比普通的主动管理型基金,未来主题基金的业绩波动也可能会较大。因此,需要基金投资者具备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政策判断能力和前瞻性,尤其是随着主题基金数量的增加、产品的细分化,对投资者的甄别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