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
市场瞭望
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月11日,今年以来,共有5只指数基金的募集申请递交证监会,占同期递交申请基金总数的1/5,而在去年下半年,这一占比为1/6左右。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基金发行审批“第六通道”的开启,指数型基金的发行很可能在今年继续升温。
这5只指数基金分别是:国投瑞银中证上游资源产业指数基金(LOF)、易方达创业板指数ETF及其联接基金、国泰大宗商品配置指数基金(LOF)、南方中国中小盘股票指数基金、汇添富深证300ETF及其联接基金。
指数基金获单独通道
今年1月初,证监会基金部向各基金公司、基金托管行下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基金审核工作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指出为进一步优化基金审核工作,在现有基金分类审核制度的基础上,对指数类股票基金产品进一步实施分类审核。
此前,基金公司可同时上报5只不同类型的基金产品,包括QDII基金、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创新类基金和专户“一对多”产品。也就是说,基金审批将迎来六条通道并行的格局。
根据《补充通知》,在现有规定的基础上,对指数类股票基金,包括普通指数股票基金、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股票基金及其联接基金、指数增强型股票基金单独实施分类审核。基金管理公司可同时上报指数类股票基金的募集申请和主动投资的偏股类基金的募集申请。
或迎来大发展
2009年以来,国内指数基金加速扩容,2010年,除传统指数基金快速发行外,各种主题类、行业类和风格类指数基金相继问世。统计显示,目前国内市场上,指数股票类基金产品接近100只,其中,在2009年成立的指数基金产品达到25只,而在2010年发行成立的指数基金产品则达到35只。
指数基金连续两年“大爆发”并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主要得益于其三大优势:一是指数基金通过复制特定指数以最小化跟踪误差为投资目标,其投资组合是根据指数公开、透明的成分股构成来构建,风险收益特征较为确定;二是指数基金各项费率比主动型基金低很多,这会对累计投资收益产生巨大影响;三是根据国外成熟市场多年发展的经验,能长期持续战胜指数基金的主动型基金凤毛麟角。上述三大优势,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指数基金进行长期投资,分享经济发展的资本红利。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基金发行审批第六条通道的开启,指数型基金的发行很可能在今年井喷。根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2010年基金审批5条通道开通以来,2010年基金发行数量达到了154只,创下了基金发行数量的新高。其中,由于2010年QDII基金享有专门的审批通道,2010年发行成立的QDII基金高达19只,几乎是此前4年发行成立QDII基金总数的两倍。指数基金获得单独审核通道,或将延续这一发行热潮。
来源: 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