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说基金组合要补“短板”,缺什么补什么,似乎基金补仓应当立足于各种类型基金产品的搭配。但事实上,基金产品组合配置不能仅从追求基金产品组合品种的完整性来决定取舍,还应该从适合投资者投资性格及偏好等“长处”,尤其是投资优势入手。这种补仓具体表现为五个方面:
资金“长处” 如果资金是你的长期闲置资金,就应当立足于进行股票型基金等高风险基金产品投资,而短期闲置资金则应该考虑债券型基金及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等。
时间“长处” 投资者要考虑持有基金产品是立足于短期目标还是中长期投资目标的实现,需要做出时间安排。这样,才能够增强基金产品补仓的计划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年龄“长处” 投资者要考虑所处的年龄阶段,选择适合年龄阶段的基金产品进行投资。年轻时,投资者收入相对稳定,且会不断增长,具有较高的抗风险能力,应当立足于股票型基金产品的投资。而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投资者收入的下降,抗风险能力减弱,应当立足于补仓债券型基金产品及货币市场基金或是具有保本功能的保本型基金产品。
性格“长处” 性格活泼,追求激进的投资者,应当在可上市交易ETF、LOF等基金产品上积极参与。而性格沉稳且保守的投资者,应当选择一定的低风险基金产品。不同性格的投资者投资兴趣和偏好是完全不同的,在补仓基金产品时,应当充分考虑这方面的“长处”。
渠道“长处” 投资渠道的服务会存在很大不同,选择能够提供优质服务的渠道,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投资收获,因此,投资者通过什么投资渠道补仓基金产品,也应该有所选择。
这种“长处”补仓法,不但可以提升补仓效率,也可以减少补仓中的遗憾,在补仓过程中,能够产生立竿见影的补仓效果。当然,这种寻找“长处”补仓方法也有弊端,就是如果基金产品的业绩不佳,或者适合基金产品净值增长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同样会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集中投资风险。因此,需要投资者量力而行,把握基金补仓运用的“度”,才能产生良好效果。
(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