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房企扎堆赴港上市 借IPO解发展资金之渴
2007-09-07 | 东方早报
分享至:
  内地房企纷纷赴港募资,是为将来的“圈地战”打好基础。内地房产股在过去一年里不断吸纳土地,对资金的渴求也更为迫切,因此出现集资潮并不意外。   港股市场近日传言,内地著名企业家郭氏旗下的上市公司拟包装成“内地版长实”,于今年赴香港整体上市。   上述传言称,不久前郭氏集团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以红筹方式挂牌上市,上市保荐人为瑞银及摩根士丹利。该集团可能在今年暑期之前实现上市,集资额或达10亿美元。   目前,该集团的经营领域涉及医药、地产等多个领域。   尽管该集团负责媒体联络的相关负责人对《东方置业》表示,暂时不能证实上述传闻真假。不过,今年以来已经有一大批地产公司在香港资本市场大展拳脚,争做内地版的长江实业。   此前,主要在广东二三线城市发展的地产商碧桂园4月下旬在港上市。上市后的市值稳居1100亿港元之上,超过了此前内地地产商在港市值最大的中国海外,仅次于港股地产王牌长江实业和新鸿基地产,市值亦高过A股地产龙头万科。   此外,龙湖地产、SOHO中国、恒大地产、中远房地产等内地蓝筹地产都有意在港上市。而绿城中国、上海置业、新世界中国、华润置业等上市公司也纷纷配股,扩增筹资额度。   重组造就   内地第一地产牛股   4月20日,经过五步重组在最终成功上市的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碧桂园,2007.HK)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一大早开盘报7.01港元,全天最高价达到7.350港元,收市报7.270 港元,较其招股价5.38港元高出 35.130%,全日成交额为72.26亿港元,成交量10.04亿股。   尽管,碧桂园毛利率及净边际利润率均较同业低(2006年分别为30%及13%,比同行平均的35%及18%低),但最终发售股价上限每股却达到了5.38港元,定价相对于资产净值出现约35.4%的溢价,PE高过雅居乐地产的17倍,高于世茂房地产(0813.HK)、富力地产的13倍。   由于之前在香港上市的地产股股价会比每股资产净值低,出现10%到30%的折让。雅居乐地产、首创置业(2868.HK)及上海复地(2337.HK)股价都出现折让。而碧桂园非但没有折价,还有35.4%的溢价,因此被业内认为是迄今为止,在香港发行最为成功的内地地产股。   国泰君安(香港)地产行业研究员姚峣认为,根据碧桂园招股书预测,该公司2007年的净利润将达到40.5亿港元,较去年大涨1.66倍,公司因此有可能超越万科和中国海外,成为中国房地产企业的第一利润大户,这是其获得千亿估值的主要原因。   未来三月   将迎上市小高潮   受碧桂园赴港募资百亿港元的利好消息影响,合景泰富、奥园、恒大、SOHO、中远房地产等十多家内地房地产企业,也将集中在未来3个月内赴港上市融资。   奥园集团已于近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集资超过20亿元,最快7月上市。奥园集团执行董事兼常务副总郭梓宁表示,集团具体将于何时上市,将由香港联交所安排。但早在去年“十一”前后,奥园集团有限公司就透露了赴港上市计划,并表示计划在今年第三季度上市。业内认为,目前奥园方面把上市时间表提前,应有搭碧桂园上市效应顺风车的打算。   至于广州恒大,其上市的风声虽然在今年2月才传出,并最快在下月才向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但其为上市发展所进行的准备却自去年底便在进行中。香港《东方日报》透露,广东五大发展商之一的恒大地产现已进入上市前最后筹备阶段,最快6月可提交上市申请,集资最多58.5亿元。   广州恒大集团旗下恒大地产,在1月获三大国际投资者,包括美林、德银及新加坡淡马锡,斥4亿美元入股后,5月步入上市前组银团贷款阶段,可能会引入战略投资者,预测本月内完成。   内地房企   5月配股超200亿元   绿城中国(3900.HK)近日宣布,以先旧后新方式,配售1.42亿股股份,集资净额约23.1亿港元,用于发展现有项目及新项目,包括土地收购以及一般营运资金。   绿城副主席兼行政总裁寿柏年表示,近期两次集资,分别配股及发债各集资3亿美元,总额为6亿美元,主要用作购买土地及发展本身已有项目。他表示,集资后储备足够未来5年使用,相信今年投资机会特别多,虽然暂时未有买地目标,但相信资金可灵活运用,在未来6个月内无再集资需要。   同在5月份,世茂房地产计划通过摩根士丹利配售3.058亿股,拟募集资金54.67亿~55.87亿港元;新世界中国则通过发行可转债集资25亿港元,并可加码至28亿港元。路劲基建则通过摩根大通发行1.5亿美元浮息票据;华润置地将以先旧后新方式配股,拟以每股9.81元至10.02元,配售4亿股股份,集资高达40.08亿港元。除此外,市场估计本月至少6家房企进行融资,涉及金额近200亿港元。   业内:    左手圈钱右手圈地   行业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房企目前阶段集资的更深用意——圈地。   华润置地在去年增持了超过282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在6个城市购入的6幅地块涉资达56.47亿元,其中成为上海“地王”的新江湾城C2地块被华润置地以15.41亿元的总价拿下,此外,华润置地出手的北京地块总价也超过10亿元。   进入2007年之后,华润置地的拿地热情并没有丝毫减退。就在4月底,华润置地分别以1.55亿元及20亿元的价格拿下武汉和重庆的两幅地块。在此之前,华润置地还在沈阳、合肥等城市大手笔拿地。   去年成功在港IPO的世茂房地产仅去年下半年就在内地二线城市拿下6幅土地,面积约631万平方米。而在今年1月到2月,世茂房地产再次于苏州、徐州及杭州收购土地,建筑面积共计352万平方米。   在此次配股后,世茂房地产执行董事许世坛在香港宣称,未来一至两个月内,公司将在内地5个城市,包括天津、北京、长沙、福州和杭州收购土地,每幅地块最少10万平方米,可见其拿地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