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涨声一片”的莫过于上游的大宗商品了。火到什么程度呢?好几种资源品的价格都创下了过去10年以来的新高。
商品价格上涨,是实体经济向好的一个反映,但是过犹不及,价格过快上涨导致对经济预期产生负面扰动,使得中下游直呼成本“吃不消了”!
关注新闻的投资者会注意到,5月12日国常会直接提及“有效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连带影响”;中证报报道5月14日上海及唐山市有关部门约谈当地钢铁企业。4月以来大商所和郑商所频繁调整部分期货品种的保证金比例,抑制投机行为。
可以说,大宗商品暴涨导致的影响是很大的,“物极”就有可能“必反”!这不,南华金属指数和南华能化指数截至上周五已较高点回落5%左右,阴极铜、铝、锌、铅等在内的工业金属期货结算价格,上周调整幅度也达到了2.5%~4.0%不等。
通过以上前情提要我们知道,大宗商品价格疯涨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了,去追逐周期股的尾巴风险较大,有可能会被“鱼刺”卡到喉咙的~
万家量化团队也指出,全球最大消费国中国贷款数据疲弱,且中国可能限制大宗商品价格的担忧,是否会成为本轮大宗商品周期的拐点,还有待需求端验证,值得我们谨慎看待。
不过呢,今天小编并不是光光来提示风险的,其实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背后也蕴含了新的投资机会。
据统计,全国工业企业利润构成中,中游制造业的占比一直在70%~80%,上游涨价过快会伤害到工业企业的整体利润。反过来说,上游价格“消停”之后,中游的毛利率有望提高。
近年来我们常把“顺周期”挂在嘴边。其实相比于上游大宗商品,包括家电、工程机械等行业,以及广义上的银行、建筑、房地产,才是真正的“顺周期”行业。
从中游制造业的数据来看,4月,挖掘机国内销量4.11万台同比下降5.24%,出口5472台,同比增长166%,出口需求正在高速恢复中。
白色家电的表现更加明显。今年3月,家用空调单月销量达1589万台,同比增长25.7%,但估值却一直徘徊不前。Wind数据显示,截止4月末,家电行业整体估值是22倍,较2、3月份持续回落,其中白电为19倍,黑色家电板块为22倍,但行业景气度持续回暖的趋势没有改变,6月开始有望进入新的销售旺季。
因此,近期全球制造业的业绩是在改善的,但上游涨价侵蚀了部分利润。随着上游资源品的涨价告一段落,中游的利润空间会扩大,进而带来业绩。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5.18)
放眼A股市场,中游企业主要集中在哪里呢?答案是沪深300指数。
如上图所示,在沪深300的行业权重里,金融的权重达到26.2%,信息技术的权重是14.5%,工业的权重是9.8%,房地产的权重是2.6%,这些行业都可以归结为顺周期板块,毛估估的话占比都超过50%。
因此,在顺周期的助攻下,沪深300指数的表现是值得期待的。
好啦,小编口干舌燥地说了这么多,终于把大宗商品、顺周期和沪深300指数之间的关系捋清楚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啦!
在投资方面,认为相对均衡的配置可能较好,去追周期价值的尾巴和押注成长的快速反弹,均风险较大,建议大家能谨慎对待。如果觉得个股的走势不大好把握的话,那么沪深300指数相关的基金产品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呢!
万家量化团队也指出,钢铁等价格的下跌有助于缓解市场对盈利端的担心,使得前期影响较大的制造业板块迎来反弹。沪深300指数已经有突破几个月来的箱体区间,如一旦突破,可能迎来比较明显的上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