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权益市场投资充满了挑战,在全球通胀影响、海外央行加息、地缘冲突升级等多方面因素扰动下,全球金融市场面临震荡。
进入四季度,2022年即将收官,复盘过往,万家基金于震荡市中掘金结构性机会,成效如何?未来又会如何前瞻性挖掘机会,科学布局?我们一起从基金季报中看看权益基金经理的思路吧~
权益类基金各阶段业绩皆优
中长期业绩稳居行业前列
万家旗下主动权益类基金近十年收益率365.15%,
全行业排名第五(5/68);
近七年收益率155.66%,全行业排名第五(5/88);
近五年收益率83.29%,全行业排名前20%(20/108);
整体权益业绩排名来源于海通证券,权益排名为全行业排名,指数数据来源于wind,截至2022.9.30。
近一年 10 只权益产品排名同类前1/10
数据来源:基金排名来源于银河证券,截至2022.9.30。以上为银河证券三级分类下的同类排名。
近三年 9 只权益产品排名同类前1/10
数据来源:基金排名来源于银河证券,截至2022.9.30。以上为银河证券三级分类下的同类排名。
四季度权益基金经理策略大盘点
黄海:整体上,我们认为通胀依然是当下全球经济最重要的主题。投资上,我们继续坚定看好低估值、高分红、业绩稳定性较高的价值股,同时建议关注受益于稳增长和行业格局优化的地产龙头,及估值处于底部区间的金融、基建及消费等行业。
展望后市,我们仍将维持审慎乐观的态度,A股市场虽然受各种负面因素冲击呈现反复寻底的态势,但由于中国市场广大,同时制造业体系完备,A股市场上结构性的机会仍将层出不穷。总之,我们判断当前环境下价值股的性价比较高,建议把握资产配置从成长股向价值股再平衡的过程。
莫海波:三季度,国内经济自底部反弹,稳增长政策力度不断加码,月社融和信贷数据符合预期,PPI缓慢回升,CPI温和增长;而海外的衰退却对全球经济的复苏增加不确定性。
展望四季度,国内经济或仍处于复苏阶段,对于大盘指数不必过于悲观,指数大概率呈现震荡格局。行业配置建议继续关注军工、农业、地产等。军工:军事装备现代化升级步伐有望加快;农业:种子行业正迎行业景气、政策红利、技术迭代三大上行催化因素;地产:行业弱复苏、龙头强复苏,基本面有所改善。
李文宾:展望四季度,我们认为随着国内各地陆续出台了保交楼和促进新房销售的政策,地产行业基本面或继续好转,但国内流动性在美联储持续加息下或难有继续宽松的预期。
因此我们认为A股市场或依然保持结构性行情,同时虽然市场在三季度出现了大幅调整,但目前相关板块估值并不贵,市场下行风险和空间可控,有利于逐步为2023年市场布局。
黄兴亮:三季度,海外美联储加息,地缘冲突,国内短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等宏观因素持续压制投资者风险偏好。目前经过过去一段时间的调整后,成长板块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释放了高估值的风险。展望后市,今年是宏观大年,国内海外几大宏观变量仍有待落地。在此之前,预计高波动率的成长板块仍将面临一定压力,若相关宏观影响因素趋向明朗,将有助于风险偏好的提升。
章恒:我们认为当下3000点已经充分反映了市场的悲观预期,而展望未来,俄乌冲突很可能会得到明显的缓和,同时二战以来,全球经历了广泛而深入的“全球化”合作,各主要国家互相依赖、共同发展,短期也很难完全拆离。
因此,我们认为四季度,随着国家政策的有力推进、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全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的上涨;在此期间,建议重点关注“行业景气度高、业绩确定性强”的行业和个股,主要是煤炭、绿电等板块。
刘洋:展望未来,海外主要经济体通胀压力较大,美联储加息存在超预期风险。受海外经济面临衰退风险影响,国内出口增速或有下行风险;疫情影响仍在持续,国内消费复苏仍有不确定性。随着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房地产政策有所放松,有助于稳定国内经济预期。目前市场已经历了大幅回调,风险得到部分释放,估值已在低位,继续下跌的空间不大,短期看市场已在底部区域。
配置方面,生物育种板块是中长线看好板块,目前板块正经历周期反转,在全球粮价处于高位的情况下,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四季度转基因玉米种子有望开始销售,行业中长期成长空间打开。而动保板块作为养殖后周期,受益于生猪产能恢复,板块周期见底,业绩有望逐步恢复。阶段性看好生猪养殖板块。此外,将关注中长期景气度上行且股价大幅回调的新能源板块。
束金伟:展望四季度,值得乐观的是,目前市场调整幅度已经较大,风险已经有所释放。如果能有一些新的线索,很容易形成市场共识,造成一个短期的结构性反弹行情。拉长来看,我们认为市场全面反转还需等待以下几个因素:一是房地产市场能够触底;二是疫情得到充分控制;三是美联储走过加息周期进入降息周期;四是国际地缘政治环境的改善,例如中欧关系升温。以上几个因素如有积极变化,市场将有望迎来较大反弹。
刘宏达:展望今年四季度和2023年,国内或继续维持宽松货币环境,新冠疫情虽有反复但总体趋势向好,“稳增长”政策有望持续发力,宏观平稳向好,港股主流上市公司的业绩经历2-3季度的低点后,未来预计呈现逐季改善,我们预计港股市场表现有望出现向上的拐点。
在港股市场中,我们依然看好商业模式优秀的互联网,消费及高端制造业等公司。当前悲观的市场情绪刚好给我们提供了绝佳的买入机会,相信伴随宏观经济企稳,投资者情绪恢复,这些优秀的公司将为投资者带来不错的绝对回报。
叶勇:回顾2011年至2020年这十年,是传统周期行业持续去产能的下行周期,经过漫长的出清,这一过程到2020年基本见底,大宗商品长期供需关系开始发生逆转,供给缺口再度出现,大宗商品进入了新一轮再平衡周期。由于全球环保化、清洁能源化和ESG的进程,化石能源的新一轮资本开支困难重重,导致这一再平衡周期将持续较长时间。叠加全球货币体系的动荡、国际货币超发导致的溢出效应,大宗商品具备更强的抗通胀属性。因此,这一轮上游资源品的涨价,很大程度是由于供给缺乏弹性导致,并非短期内可以缓解,货币政策调控的作用有限。
展望四季度和明年市场形势,沪深市场有望在明年一季度或者二季度探底。年内而言,总体持谨慎态度。不过,随着市场调整接近到位,我们对后市态度将逐步转向乐观。配置方向上,我们继续看好上游资源品,四季度投资主线拟仍以煤炭、油运、黄金为主。
高源:短期来看,企业盈利面临压力,需要观察后续政策的动向,包括货币政策、房地产政策、疫情政策等,持续关注企业盈利和消费的恢复情况。
但我们仍然认为,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没有必要太悲观,各行各业的产业升级仍在持续,微观层面我们也看到很多行业和龙头企业在震荡的格局下寻找新的商业机会。因此我们对经济的中长期动能保持乐观,不断寻找市场中存在的结构性机会。
我们会重点关注以下投资机会:1)寻找仍有正增长的行业,重点关注存在短板或稀缺的行业,比如光伏、电力、化工等;2)在传统行业中,寻找竞争格局改善的行业,重点关注市场份额提升的龙头公司,我们认为在前期下跌较多的消费股中存在这类机会;3)自下而上挖掘合适的投资标的,同时需密切关注个股所在行业的景气度。
耿嘉洲:展望四季度,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安全的重要性显著提升。总体国家安全谋求的是11个方面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回应的是当下错综复杂的各类安全挑战。对于军工、半导体、计算机软硬件等方面凸显的安全问题二级市场已经比较熟悉,对于粮食、资源、生物安全等方面,市场的讨论尚有不足,未来围绕安全发展可能产生新的投资机会。
四季度,我们计划继续关注军工电子、储能和国产基础软件,及地产、农业、生物医药等方向。
欧子辰:动力电池毋庸置疑依然是新能源车最为重要的核心零部件,但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其正在回归核心零部件的客观定位。对应的,电动化、智能化以及自主品牌的崛起带来了大量的动力电池产业链之外的核心零部件机遇,当前位置具备更高的成长空间。
我们看好借助电动化实现品牌力跃升的整车企业。民族自信是今年以来新能源车行业出现的最大变化之一,对于整车产品而言,电动化与智能化的结果是自主品牌综合竞争力的跃迁。这从我国电动车今年开始大规模出口可见一斑。在产业链优势加持下,自主品牌电车的产品力逐步与外资企业拉大差距。
同时,电动出行领域具备更低估值、更高的品牌确定性;储能与海上风电具备更高的短期增速确定性与渗透率提升空间,也是值得关注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