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用户:南风猴
刚步入职场的新人
能接受20%的最大回撤
喜欢有刺激感的投资
万家“懂你投”投顾的直播诊基栏目“达叔诊基室”第 11 位连线用户,遇到了投资过程中大家普遍会遇到的难题:面对不断的下跌,产生了恐慌和自我怀疑的心理。也很纠结,当前时点自己的仓位是否该做调整。一起来看看达叔给出了怎样的投资建议吧!
越买越跌,怀疑自己的判断错了
南风猴先生:我在2017年大学期间开始买基金,一开始只是用生活费和兼职赚的钱玩一玩,2019年工作后就大举投入基金了,并开始去研究基金。19、20年行情比较好,赚到了一点。目前我的6-7成仓位是基金,主要是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债基比较少,今年整体亏损20多个点了。
主持人:您的账户持仓里,哪些方向的基金亏损比较多呢?
南风猴先生:医药和新能源亏得多。我看好医药,经常加仓,所以亏得较多;白酒和半导体割了一点,所以没亏那么多。我看到跌得多的时候,就喜欢多加点仓,一直跌一直买,最后亏了十几个点,导致怀疑自己对行业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心态也发生了变化,想问一下达叔,如何在投资之中避免这种心态?
达叔:这是很多投资者包括基金经理都会遇到的问题,面对不断的下跌会产生恐慌和自我怀疑的心理。理论上,买基金是基于对其价值的清晰判断,当价格低于你认为的真实价值,才会去买入,越跌则买得越多。
但是如果不断下跌,可能是市场对其价值的判断和你不一样,你会怀疑是自己错了。这种时候,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对的,就坚持拿着或者越跌越加;反之,你认为判断出了问题,就要快速且坚决地去应对。
之前一张流传很广的图显示,美股的很多中概股公司回撤了百分之九十几,跌倒只剩百分之几的市值,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综合宏观大背景和市场流动性的状态去做判断。
投资是一个逆人性的事情,很多时候需要去做逆人性的决策,如果你把投资当成修炼的话,可以对自己做极限施压,看看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但是大部分时候,我觉得大家应该保持心理上的舒适度,没必要把自己逼得太紧,至少要让自己睡得着觉,如果满仓之后睡不着觉了,就没有必要。
南风猴先生:我有时候就会面临这样的状态,当觉得自己手里还有资金的时候没有那么恐慌,但当资金全部压上之后,一旦大跌,就会很恐慌。
达叔:这就是典型的压得太重之后,被情绪所裹挟,情绪会压倒理性。在情绪主导的情况下,可能会做出不太正确的决策。所以需要保留一定的心理舒适度,在正常的状态下做出的决策相对更理性。
要不要先减仓,调整完了再买入?
南风猴先生:我还想问一下,如果预期未来经济不好,是不是应该减掉一些仓位,等市场调整完之后再买入?
达叔:这也是一些比较喜欢操作的朋友关心的问题,如果你能做出准确的判断,那么做大波段是OK的。但我觉得,股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经济是一个输入变量,但没有一个公式来决定股市表现。
最近美国股市表现得很明显,美国经济越好,它的股市表现越差,因为经济好了,大家觉得加息的进程会持续下去,对股市起到压制作用;反而当经济变差了,大家觉得不能再加息了,甚至考虑货币政策转向,这对股市就是正面刺激。所以,其中的逻辑并不是那么线性。
回过头来说,明年的时候,美欧的紧缩货币政策,确实可能会对经济产生影响,但这会对中国股市造成什么影响呢?很复杂。有可能会对出口产生影响,但是中国国内经济有自己的节奏,比如如果地产能恢复的话,那么中国经济不会很差,映射到A股上并不一定会是个负面作用。综合判断下,很难得到一个简单的结论。
如果想做大波段的话,也未尝不可,但总体来说,要看一下A股的性价比。从历史区间来看,A股现在处于不错的状态,没有到危机状态,只是一个由美国通胀带来的经济周期的阶段性波动,所以没必要去割掉。
南风猴先生:好的,听了之后我很有收获,做投资决策不能单方面衡量,需要多方面综合考量。我也觉得现在这个位置还比较稳定,保持自己的节奏就好。谢谢达叔!
声明及风险提示:万家基金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提供基金投资顾问服务,但不保证投顾账户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组合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万家基金提醒投资者接受基金投资顾问服务遵循“买者自负”原则,投资者应结合自身的投资经历、风险承受能力、资产配置需要做出投资决策,投顾账户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承担。为其他客户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组合策略的风险特征与单只基金的风险特征存在差异。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