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转,洞悉市场晴雨
思维碰撞,感悟投资真谛
纵使我们身处严寒的市场,应知春光已在窗外静候。以古鉴今,在震荡与博弈之中,与其被市场情绪所裹挟,不如定心耕种属于自己的成长沃土。待春暖花开,那些优秀资产必将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股市终将反映一个国家中长期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中国投资者的投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高度相关,亦与中国优秀企业的发展趋势高度相关。只要我们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那么危机就不仅仅是危机,而是危中有机。
今天的高端对话栏目,由万家基金基金经理李文宾对话天风策略首席分析师刘晨明。聆听高手对话,思维的剑锋碰撞出火花。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来剖析近期市场下跌、美联储加息等事件背后的深刻原因,共同探索市场未来的方向。
另外,基金经理李文宾会解答投资者的诸多疑问,为大家提供一些近期投资建议。
夜长雾重,我们愿做灯塔,带大家规避投资航程中的礁石与暗涌。
5月花开,反弹真的会如期而至吗?
嘉宾简介
万家基金 李文宾
万家基金基金经理,11.5年研究及投资经验,其中5年公募基金管理经验。
现任万家成长优选、万家智造优势等基金的基金经理。
投资风格均衡偏成长,立足行业景气周期研究,挖掘高质量成长股。
天风证券 刘晨明
天风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8年证券从业经历。2014、2015、2017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五名、2016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二名团队核心成员。曾获金牛奖、金麒麟奖、水晶球奖等卖方策略研究领域多项大奖。
01 Q:复盘4月市场,为何会出现持续下跌的情况?
刘晨明:4月份的下跌是由于国内外的一些干扰因素共同导致的。
4月份前半段的下跌来自于国内疫情的反复,包括一些停工停产,让大家对一些行业或者公司的产业链产生了一些担忧;后半阶段从4月19号开始,首先是A股和纳斯达克都开始快速下跌,然后美元也快速飙升。全球市场是在交易美联储会加大加息力度的预期。之后再叠加政治局会议的一些政策,从4月底开始触底反弹。
02 Q:市场现在见底了吗?
李文宾:从中长期来看,疫情的动态清零、未来江浙沪及广东地区的复工复产,都已是箭在弦上。
股市,终将反映一个国家,或者说一群企业的基本面的中长期情况。从海内外的一些宏观,包括疫情方面的一些因素来看,市场最为困难的时间点已经慢慢过去了。我个人认为目前正处在一个相对底部的区域,从中长期来看,市场上行远比继续调整的可能性和空间大得多。
03 Q:从5月开始,需要重点关注的经济因素是什么?
刘晨明:5月份要关注的因素有两点:一是预期的好转,源于疫情复工复产的边际好转以及美联储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鹰派;二是国内经济基本面的好转,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才是最关键的。落到数据上,可以看对经济而言最重要的领先指标——中长期贷款能否触底回升。中长期的贷款如果能起来,那就意味着未来经济预期能够好转。
04 Q:美联储宣布加息50个BP,如此大幅的加息影响会持续多久?又会如何影响人民币及A股市场未来走势?
刘晨明:这次美联储加息的进展之快、幅度之大在过去二三十年来看都比较罕见。我们复盘过去美联储六七轮的加息周期,可以发现美联储一般都是在通胀较低时就已经开始加息,相当于在抑制通胀攀升的速度和斜率。此次加息较晚,才导致力度较大。
对市场的影响,大概率就在上半年。因为下半年美国面临中期选举,从政治角度来说,美股市场不能出现太大波动。
李文宾:首先来分析为什么美联储此次加息之后,美股会大幅上涨?我认为美联储它是以预期管控为主的一位全球的大师了。所以往往在问题出现之前,美联储相关官员就会通过各种渠道向市场释放未来有可能会采取的相关货币政策的方向。
从2020年的疫情发生以来,中美的货币政策截然相反,有脱钩的趋势。这种趋势可以帮助国内政策当局在这一轮美元周期中有更多腾挪的空间和更多政策的储备工具。对于中国的股市来说,主流投资者是以国内的机构和股民为主。在资本管制的宏大背景下,美联储加息对中国股市风险偏好的影响可能只是短暂的。
05 Q:展望国内市场,五月份市场会不会反弹?有没有反弹的信号?
李文宾:我个人对五月份的判断比较乐观。在市场调整中,下面这两个因素对市场的风险偏好产生了一定影响:
1. 俄乌战争推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中国还是以制造业为本的经济体,所以成本上涨势必会对中国相关的制造业企业带来很大压力;
2. 奥密克戎是一种扩散程度非常大的病毒。
但是如果我们理性来看:
首先,中国的制造业在过去几年的发展过程当中,已经逐渐摆脱了低端的以加工为主的经济模式,更多是对制造业产品质量的赋能、技术的赋能、品牌的赋能;
此外,在对疫情的有效管控之下,中国经济复工复产速度是很快的。
我认为即使出现一定的波折,也是在不断重建信心、夯实向上的趋势当中。所以不仅对五月份,对整个二季度和三季度,甚至未来中长期的中国资本市场,我个人都是非常有信心和乐观的。
06 Q:如何理解文宾总所说“2022年的股市是一个典型的加强版主题投资市场”这一观点?这是今年的一个投资主线吗?
李文宾:在去年年底的时候我们就深刻地感受到一些行业已经出现比较明显的泡沫,很多个股的上涨其实并不是基于基本面,更多的是基于情绪,或者说基于一些政策展望。在这样一种背景下,2022年首先需要把这些泡沫给挤出来。同时市场又充满了流动性,我个人判断有可能会像过去几年一样出现主题投资的市场。
07 Q:文宾总在一季报中提到“在实操上坚持高景气度的方案,依然保持对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这些板块的配置”。能否谈一谈对这些板块未来的展望?
李文宾:核心是我们相信企业的盈利能够带动企业的股价持续上涨。这些公司的股价在调整完之后,往往都会不断地创新高,它的盈利也会不断地超出市场预期。未来会看到非常多的政策向一些战略新兴产业进一步倾斜。国家大力发展以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军工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的决心和力度将会越来越大。在政策福利之下,我相信相关领域的上市公司龙头企业的盈利恢复能力以及超过市场预期的能力将会逐渐推动他们的股价大幅度的回暖,甚至不断地创新高。
08 Q:现在买基金应该左侧布局跌得多的成长型,还是右侧布局长得比较好的低估值的价值类的基金?
李文宾:我个人认为今年这个市场布局两种都有机会。二者能够兼而有之,但不能去赌一个方向。2022年稳增长板块因为受到政策的助力,出现明显恢复。但是我们对这样一些板块始终存在中长期行业发展空间的担忧。
如果我们以一个更长远的维度来看待,刚才我们谈到的能源革命,比如说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或者是高端制造的半导体、军工等这样一些行业,不仅是中国政府致力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全球、全人类所希望发展和转型的方向。它们的成长空间可能会更为可观,成长持续性也会更好。我们不妨更多地去关注一些成长板块的投资机会;同时为了应对今年市场以主题投资为主的这样一个市场特点,我们也可以适当地去配置一些已经有比较明显的相对收益的稳增长板块的产品。
09 Q:对于2021年高位买入基金的投资者来说,长期持有还有效吗?请给投资人一些建议。
李文宾:A股市场受到基本面、政策面、市场风险偏好、投资者的心理等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择时难度很大,不妨采取定投的方式。通过定投可以非常好地帮助我们避免在高位大比例地买入基金,或在市场比较恐慌的时候大比例地赎回产品。
回首过往,正是因为有2018年市场的调整,才会迎来2019~2021年三年市场非常好的表现。然而很多朋友在2018年市场巨幅震荡中卖出了一些好的公司。以古鉴今,如果我们现在贸然在底部放弃基金的筹码,或者说优秀上市公司的筹码,我觉得是非常可惜的。
10 Q:如果想要择时,应该根据哪些指标去判断?如何看待择时问题?
李文宾:择时其实无论对基民还是对股民,甚至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难的课题。我个人认为择时需要具备以下几点:
1. 基于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基本面的分析;
2. 对相关的上市公司的发展趋势和情况有比较精确的评估;
3. 研究整体市场的筹码结构和风险偏好。
择时其实是一个高难度技术动作,即使是巴菲特,他也很少利用宏观经济维度去进行择时。我们在投资的时候,更多的是要寻找在目前这个阶段极具风险收益比的优质的上市公司,能够在市场恐慌时建仓,能够在市场相对来说预期非常满时减仓,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去获得超额收益。我个人认为,自下而上的操作模式其实比大开大阖地择时更为可靠和值得信赖。
11 Q:在选股时重点关注哪些指标?
李文宾:对于不同的行业,或在相同行业当中处在不同生命周期的公司,我们对其评判的标准或选择研究的一些指标是不同的。我会非常专注于对企业盈利的三个指标维度的综合考虑,这三个指标就是企业盈利的质量,企业盈利的可持续性和企业盈利的释放节奏。
在今年一季度以来市场调整的过程当中,该怎样去选择重仓一些个股呢?我们可以从上市公司历年以来的公告,特别是年报和半年报、一季报、三季报当中寻找黄金屋。
去年下半年以来,A股市场最根本的变化有两个:
1.全球原材料价格上涨
2.全球经济因疫情影响受挫
对应的,在目前阶段我会重点关注两个指标:
1.毛利率
2.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