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财课程
自主可控政策驱动,半导体材料设备机遇凸显
时间:2025-11-03  

经过之前的强势表现后,半导体板块进入了震荡期。但在需求增长、自主可控政策加码的驱动下,全球半导体产业进入上行周期,上游领域更是迎来了国产份额提升的机遇。那么,如何看待该板块的后续投资机会呢?

 

今年来,随着AI产业爆发,AI 服务器对高性能存储的需求激增。据报道,10 月全球存储芯片持续涨价,三星、SK 海力士等头部厂商宣布四季度价格上调。

 

与此同时,最新政策提出“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强化了科技中期主线逻辑。

 

目前,半导体部分高端环节国产化率仍较低,“卡脖子”较为严重。东吴证券认为, 2026 年将会开启确定性强的扩产周期,设备全行业订单增速或超过 30%,有望达到 50%+,国产半导体材料设备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从业绩基本面来看,半导体材料设备板块的表现同样不俗。据国金证券统计,第三季度,板块实现收入 313.6 亿元,同增 68.6%;归母净利润 52.5 亿元,同增 52.0%。国内晶圆厂有望继续加大扩产力度,推进关键核心产线建设和设备国产化,未来业绩或将继续向好。

 

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近日国家发改委郑栅洁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通过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银河证券认为,短期看,AI算力需求推动国内外逻辑与存储厂商扩产,刻蚀、薄膜沉积设备需求旺盛;长期看,国产替代逻辑在十五五科技自强战略下更为稳固。

 

总的来看,半导体材料设备板块具有较“硬”的发展逻辑,有望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对于希望参与半导体产业投资机遇的投资者而言,半导体材料设备指数的多数成分股属于上游的材料与设备细分领域,能够较好地表征板块的整体情况。万家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联接基金紧密跟踪该指数,是把握本轮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机会的较好工具。

 

风险提示:证券市场价格因受到宏观和微观经济因素、国家政策、市场变动、行业和个股业绩变化、投资者风险收益偏好和交易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波动,将对基金的收益水平产生潜在波动的风险。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候应详细阅读该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基本情况,及时关注本公司官网发布的产品风险等级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由于各销售机构采取的风险评级方法不同,导致适当性匹配意见可能不一致,提请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要根据各销售机构的规则进行匹配检验。基金法律文件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产品风险等级因参考因素不同而存在表述差异,风险评级行为不改变基金的实质性风险收益特征,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并承担相应投资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