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财课程
港股AI热度高,如何把握投资机会?
时间:2025-02-27  

最近,港股市场“火了”!

 

随着DeepSeek以高性能、低成本带来了一场“AI平权,“重估中国科技资产”已成为当下许多国际投资者的共识。港股市场汇集了众多中国互联网和科技龙头公司,成为了机构竞逐AI核心资产的一个重要目的地。

 

从市场层面看,港股市场成为全球表现出色的市场之一,今年以来截至226日,恒生指数年内涨幅达18.58%,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涨幅28.23%。(数据来源:wind)建银国际证券指出,港股自去年9月后再次踏入技术性牛市,科技板块是当之无愧的领涨主力,而传统板块则相对滞后。

 

表现至今,港股市场不可避免也出现了震荡。投资者不禁要问:这该如何看待,是否正是择机布局的机会呢?

 

AI热潮能否持续?

 

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AI热潮是否还能持续?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厂在这方面的资本投入,是观察AI持续性的一个很好的窗口。

 

当前,大厂都在加码“卷”AI220日,阿里巴巴发布2025财年第三季度披露,本季度资本开支 318亿元,同比增长259%。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去十年总和,强劲的资本开支成为中国AI步入新阶段的有力印证。

 

此外市场预计,字节跳动2025年资本开支将大幅增长,还有腾讯、百度等厂商也在加大资本开支,AI正在加速飞入寻常百姓家。纵观中国互联网、硬件、甚至传统行业AI投资潜力,不排除中国AI投资周期比美国2023-2024年的热度更高。

 

过去一段时间,中国AI产业受高端芯片受限、模型发展略逊等影响,估值受到了压制,DeepSeek则打破了这一天花板。对此德银认为:DeepSeek的推出更像是中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中国股票的估值折价将会消失。

 

中国AI迎来价值重估

 

值得一提的是,港股市场是中国科技和互联网龙头的集中营,直接受益于本轮AI价值重估。

 

正如建银国际证券认为,本轮港股行情以DeepSeek主题为核心驱动,标志着港股上涨的底层逻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长期上升空间打开。科技板块作为领涨主力,受益于AI赋能和新质生产力的政策支持,估值重估刚刚开始。

 

从资金层面看,港股市场也正在“海纳百川”。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225日,2025年以来南下资金高达2391.71亿港元。建银国际证券也认为,国际长线资金正在重新审视中国市场的投资价值,如果这些资金在调整后大规模回流,将进一步支撑港股的长期上涨。总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倾向于积极拥抱“大AI”。

 

从历史看,计算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过程中,而是孕育了许多伟大的企业。AI也有望经历这一过程,带来众多投资机会。在AI叙事持续催化、基本面预期改善、全球资金轮动的背景下,港股的反转行情仍有望延续,AI板块的机会继续涌现。

 

万家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值得关注

 

港股AI热度高涨,投资者该如何筛选潜力标的?

 

万家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的标的指数深度聚焦AI产业链的上中下游,成分股囊括了中国的互联网科技龙头公司,涉及云厂商、AI大模型、AI应用等热门领域,随着AI产业的飞跃,该指数的成分股具有较大的先发优势,长期确定性较强,因此,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关注一下万家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

 

我们同时也要看到,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市场走势也不会一马平川。指数在短期快速上涨后,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整固,但产业的爆发或将是AI主题持续向好的重要支撑。因此,如果市场出现较为明显的调整,或将是较好的买入机会。同时,投资者也可采用定投的方式来摊薄成本、累积份额,在中长期的景气周期里收获更多惊喜。

 

 

 

风险提示:证券市场价格因受到宏观和微观经济因素、国家政策、市场变动、行业和个股业绩变化、投资者风险收益偏好和交易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波动,将对基金的收益水平产生潜在波动的风险。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候应详细阅读该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基本情况,及时关注本公司官网发布的产品风险等级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由于各销售机构采取的风险评级方法不同,导致适当性匹配意见可能不一致,提请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要根据各销售机构的规则进行匹配检验。基金法律文件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产品风险等级因参考因素不同而存在表述差异,风险评级行为不改变基金的实质性风险收益特征,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并承担相应投资风险。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易型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取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