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时隔8个月重返3500点!基金经理怎么看?
A:就最近的走势来看,上证指数正逐渐打破“满减思维”,甚至突破了关键点位,结构机会也在不断扩散,整体上给大家的感觉是市场宽度在不断提升。之前指数上涨,伴随的是一些比较强势的方向在不断突破,比如说银行等,最近其实一些偏低位的板块也开始有所表现。
事实上,今年以来政策端呵护明确,增量资金稳市场态度清晰。尽管短期市场可能还会有所震荡,但我相信中长期的经济基本面是向上的。大家也看到了,目前市场对外部风险呈现出一定的脱敏或钝化,整体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因此,我对未来的市场走势是充满信心的。
结构上有几条主线供参考:一是偏防御的资产,比如红利,可作为底层配置;二是稳增长政策出台、落地及效果显现背景下,内需消费类板块后续值得关注;三是科技成长相关主题,这一方向较为契合经济转型升级诉求及全球竞争加剧、新一轮科技革命爆发趋势,可以说是充满机遇的投资主线。
在具体打法上,建议大家不要追高,盲目追高的话很容易亏钱。而是在看好的领域,逢低布局,这样可能会更稳妥一些。
2、 请问老师:目前美股在高位,美股指数基金能否继续持有和定投?
A:目前来看,AI为美股提供了显著的结构性支撑,相关科技公司业绩强劲,并给出了乐观的业绩指引。可以说强劲的科技产业趋势很大程度上提振了美股的表现。再加上近期地缘局势有所缓和,风险偏好有所提升,也驱动了美股的修复。具体到标的上,建议关注纳斯达克100指数,向后看在AI科技浪潮+流动性宽松的环境下,该指数的表现有望继续占优。
3、 银行股涨幅很大了,回调的概率大吗?
A:银行股在经过此前的大幅上涨后,短期面临的回调概率较高,操作上不建议大家追上去。不过长期来看,在“利率下行+资产荒”的阶段,资金倾向于增配业绩稳健的红利板块。往后看,机构低配银行板块,仍有增持空间;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入市,也将强化银行板块红利价值和战略配置。此外,指数基金大扩容,银行板块作为宽基指数的重要权重板块,也有望迎来增量资金。因此,中长期角度依然看好银行的投资价值。
4、 本轮反内卷和历史上去产能有何不同?
A:整体来看,本轮“反内卷”政策相对历史上供给侧改革可能会更加温和、更加循序渐进。具体到投资上,目前更多还是体现在题材角度,如果从产业趋势的角度来说,现在可能还缺少一个明确的、且胜率特别高的逻辑。后续还需要持续观察市场具体的演绎逻辑和扩散方向。
5、 创新药后期怎么样,还能涨吗?
A:当前,创新药产业正处于政策面和基本面双重驱动的时期,板块迎来了一个价值重估的拐点,创新药赛道或将是贯穿未来几年医药投资的一条主线。更重要的是,本轮创新药行情中,在新技术创新药和潜力大单品驱动下,多家药企的创新药或者药物研发平台与海外龙头进行了授权合作,推动一波“1-100”的出海浪潮,这也将改善板块上半年的整体业绩,进而推动了一轮估值修复行情。随着越来越多中国创新药的价值获得全球认同,将有更多授权出海交易达成,未来2-3年一批项目有望在全球陆续上市,带动创新药企的全球化发展,龙头公司有望随着这一轮出海浪潮实现估值重塑。
风险提示:本材料由万家基金提供。证券市场价格因受到宏观和微观经济因素、国家政策、市场变动、行业和个股业绩变化、投资者风险收益偏好和交易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波动,将对基金的收益水平产生潜在波动的风险。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候应详细阅读该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基本情况,及时关注本公司官网发布的产品风险等级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由于各销售机构采取的风险评级方法不同,导致适当性匹配意见可能不一致,提请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要根据各销售机构的规则进行匹配检验。基金法律文件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产品风险等级因参考因素不同而存在表述差异,风险评级行为不改变基金的实质性风险收益特征,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并承担相应投资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